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明确提出“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的殷切期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要补齐诸多短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需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不仅要持续发挥自由探索的优势,更要面向国家急需、行业所需开展应用牵引、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探索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和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的双轮驱动机制。
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主力军的作用,大力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企业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要鼓励、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创新。
完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要保障。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模式,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协同攻关,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要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刘 瑾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