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药明康德(603259)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通过全球32个营运基地和分支机构,为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作为行业创新赋能者,公司一直与客户共同成长。2023年,公司新增客户超过1,200家,过去12个月服务的活跃客户超过6,000家,全球各地客户对公司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末,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公司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8%。报告期内,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人民币261.3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42%;来自欧洲客户收入人民币47.0亿元,同比增长12%;来自中国客户收入人民币73.7亿元,同比增长1%;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人民币21.4亿元,同比增长8%。公司拥有庞大且不断扩大的客户群,客户粘性极强。报告期内,公司98%的收入来自原有客户,达人民币396.3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30%;来自新增客户收入人民币7.1亿元,新增客户不但为公司带来额外的收入,也为公司不断追随新技术、新分子提供了更广阔的机会。公司持续实施“长尾”战略并不断提高大药企份额。报告期内,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达到人民币161.1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44%;来自于全球其他客户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8%,达到人民币242.3亿元。公司横跨药物开发价值链的独特定位,使得公司能够“跟随客户”、“跟随分子”并实现更大的协同效应。报告期内,使用公司多个业务部门服务的客户贡献收入人民币374.7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27%,占公司收入比例进一步上升,达到93%。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医药研发服务行业,主要为全球制药、生命科学和医疗器械公司提供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CRO、化学药物CDMO、高端治疗CTDMO等领域。公司是为数不多的“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台,能够顺应药物研发价值链,从早期药物发现阶段开始为客户提供服务,并在客户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从“跟随项目发展”到“跟随药物分子发展”,不断扩大服务,获得持续的增长。

  公司与全球制药行业发展以及新药研发投入密切相关,在全球制药行业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公司的主营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机会,伴随着全球各国经济的发展、全球人口总量的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科技进步、医疗开支上升以及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预计全球制药市场规模仍然将保持增长。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为全球医药行业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均设有运营基地。公司通过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不断降低研发门槛,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的治疗方案,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研发、精准医疗研发、测试和生产等领域。

  公司始终恪守最高国际质量监管标准,自成立以来,凭借优异的服务纪录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全球医药研发行业赢得了公认的优秀声誉。公司所形成的服务数据在业内具备极高认可度和公信力。公司不断优化和发掘跨板块间的业务协同性以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持续强化公司独特的一体化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并提供真正的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从药物发现、开发到生产的服务需求。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41,116名员工,其中12,851名获得硕士或以上学位,1,412名获得博士或同等学位。

  公司将继续通过招聘、培训、晋升、激励等方式留任优秀人才,以维持公司高水准的服务、行业领先的专业地位,持续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主营业务可以分为化学业务(WuXiChemistry)、测试业务(WuXiTesting)、生物学业务(WuXiBioogy)、高端治疗CTDMO业务(WuXiATU)及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DDSU)五大板块,服务范围覆盖从概念产生到商业化生产的整个流程,服务区域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及全球其他区域。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全球领先的“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服务平台

  公司是行业中极少数在新药研发全产业链均具备服务能力的开放式新药研发服务平台,有望全面受益于全球新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服务平台,无论是在服务的技术深度还是覆盖广度方面都能满足客户提出的多元化需求。公司顺应新药研发项目从早期开始向后期不断发展的科学规律,在客户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从“跟随项目发展”到“跟随药物分子发展”,不断扩大服务。公司通过在新药研发早期阶段为客户赋能,赢得众多客户的信任,在行业内享有卓越声誉,进而在产品后期开发及商业化阶段可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持续驱动业务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及时通过全球联动,助力客户持续推进新药研发进程,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未来,公司将继续在全球持续投资能力和规模建设,更好地赋能全球医药创新。

  (二)发挥行业领先优势,持续跟踪前沿科学技术,赋能创新

  公司致力于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赋能医药研发创新,帮助客户将新药从概念变为现实。公司的服务能力和规模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有助于让公司更好地预测行业未来的科技发展及新兴研发趋势,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过去几年,伴随着新技术、新机理、新分子类型的不断突破,全球医药行业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大力投入,进一步加强对于多肽药、寡核苷酸药、PROTAC、偶联药物、精准医疗等新分子类型的服务能力,抓住新的业务机遇,赋能全球医药创新。

  此外,公司通过探索可以运用于新药研发流程当中的各类前沿科技,帮助客户提高研发效率,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新药研发的门槛。凭借对行业趋势、新兴技术的深入理解,公司可以协助客户解读、研究最新的科研发现并将其转化为可行的商业成果,为客户赋能。

  (三)基于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及对客户需求的深入挖掘,通过加强能力和规模的建设,完善赋能平台

  公司经过了20余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为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提供服务,与其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在合作的过程中持续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并积累满足客户需求的经验,并通过持续的能力和规模建设,以及战略性并购增强自身业务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

  公司持续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各地设施的设计与建设,提升能力和规模,并不断提升资产利用效率。报告期内,位于苏州和启东的55,000m2新设施产能有序释放。2023年GLP资质设施总计新增20,000m2。此外,公司完成了常州和泰兴基地产能扩建工程。新产能已于2024年1月投入使用,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增加至32,000L。2024年1月,全新的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部分正式投入运营,赋能业务持续增长。

  (四)庞大、忠诚且不断扩大的客户群,构建医药健康领域的生态圈

  公司拥有庞大、多样且忠诚的客户群,覆盖所有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报告期内,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约40%。随着公司赋能平台服务数量及类型的不断增强,公司新老客户数量稳步增长。公司的赋能平台,帮助降低新药研发门槛,提高研发效率,助力合作伙伴取得成功,并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加入新药研发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公司持续驱动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平台创新赋能的能力不断增强,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圈。

  报告期内,公司共举办5场论坛,包括药明康德全球论坛、药明康德BOLD系列论坛、药明康德创新日新加坡专场,累计邀请100多位行业顶尖意见领袖参与,聚焦行业未来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探讨全球创新合作,分享行业最新的突破性进展,总注册人数超万人。报告期内,公司还推出“药明直播间”线上活动,完成65场直播,涉及16个系列,涵盖公司全部五大业务板块介绍,覆盖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合计观看数量超过18万人次。

  (五)管理层团队经验丰富,富有远见和抱负

  公司拥有具备全球视野及产业战略眼光的卓越管理团队。以李革博士领军的公司管理层团队拥有丰富的医药行业从业经历,具备极强的执行力及多年医药行业投资经验、管理经验、国际化视野并在中美两地生命科学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经验丰富、视野广阔的管理团队使公司得以在全球经济运行周期及医药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方面有独到而敏锐的认知。在公司管理层的带领下,公司有能力深入理解市场及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变化动向及其对客户需求的影响,迅速调整经营模式、提高决策速度和灵活性以匹配客户需求,带动公司各板块业务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医药健康生态圈的领导者。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发挥全球布局、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各个地区联动,并抓住新的业务机遇,持续为客户赋能。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034,080.69万元,较2022年增长2.51%;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4,029,975.82万元,同比增长2.49%,其中:

  (1)化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291.7亿元,同比增长1.1%,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化学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强劲增长36.1%。药物发现(“R”,Research)业务为下游持续引流。公司在过去十二个月里为客户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2万个新化合物,同比增长6%,成为公司下游业务部门重要的“流量入口”。公司贯彻“跟随客户”和“跟随分子”战略,与全球客户建立了值得信赖的合作关系,为公司CRDMO业务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坚持长尾战略,长尾客户对公司小分子和新分子种类相关的药物发现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新增客户同比增加12%。工艺研发和生产(“D”和“M”,DeveopmentandManufacturing)业务强劲增长。报告期内,D&M业务收入人民币216.2亿元,同比下降0.1%。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D&M业务收入同比强劲增长55.1%。2023年,公司累计新增1,255个分子。截至2023年末,D&M分子管线总数达到3,201个,包括61个商业化项目,66个临床III期项目,326个临床II期项目,2,748个临床前和临床I期项目。其中,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项目合计新增20个。2024年1月,全新的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部分正式投入运营,赋能业务持续增长。TIDES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继续放量。报告期内,TIDES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34.1亿元,同比强劲增长64.4%。截至2023年末,TIDES在手订单同比显著增长226%。2023年,TIDESD&M服务客户数量达到140个,同比提升36%,服务分子数量达到267个,同比提升41%。此外,公司完成了常州和泰兴基地产能扩建工程。新产能已于2024年1月投入使用,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增加至32,000L。

  (2)测试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65.4亿元,同比增长14.4%。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人民币47.8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3%,保持亚太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位于苏州和启东的55,000m2新设施产能有序释放。2023年GLP资质设施总计新增20,000m2。公司新分子业务持续发力,不断完善新型疫苗类能力,核酸类、偶联类、mRNA类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临床CRO及SMO业务收入人民币17.6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SMO业务同比增长26.1%,保持中国行业领先地位。2023年,SMO助力客户54个新药产品获批上市。SMO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并在肺癌、乳腺癌、皮肤科、心血管内科、眼科、风湿免疫、神经系统、内分泌、医美和疫苗等诸多治疗领域持续提升市场份额。2023年,临床CRO业务助力客户获得21项临床试验批件,并申报递交5项上市申请。

  (3)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25.5亿元,同比增长3.1%。公司拥有世界最大的发现生物学赋能平台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3,000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分布于三地9个园区),能力涵括新药发现的各个阶段以及所有主要疾病领域。公司着力建设新分子种类相关的生物学能力。核酸类新分子平台服务客户数及项目数持续增加,已累计为超过200家客户提供服务,自2021年以来已成功交付超过900个项目。2023年,生物学业务板块新分子种类相关收入同比增长26%,贡献生物学业务收入的27.5%。生物学早期发现综合筛选平台集成了HTS/DEL/ASMS/FBDD/CADD等多技术和多维度数据库分析能力,为客户提供广泛且具有深度的服务。公司打造高通量自动化蛋白生产线,并推出全新服务DELvision(蛋白质-DEL信息库),赋能客户更高效解析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2023年第四季度苏州郭巷智研平台落成,加强体外生物学和体内药理药效新能力布局。作为公司下游业务的重要“流量入口”,在报告期内为公司持续贡献超过20%的新客户。

  (4)高端治疗CTDMO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3.1亿元,同比增长0.1%。公司持续加强CTDMO服务平台建设,截至2023年末,为总计64个项目提供工艺开发、检测与生产服务,包括1个商业化项目,5个临床III期项目(其中1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审核阶段,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准备阶段),9个临床II期项目,以及49个临床前和临床I期项目。2024年2月,第2个商业化项目获批。2023年,公司助力客户完成一个CAR-T细胞治疗的质粒与慢病毒载体(LVV)项目的上市许可申请(BLA),并且通过中国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CFDI)LVV注册现场核查,客户产品已于2023年11月获批。公司助力客户完成世界首个创新肿瘤淋巴细胞疗法(TIL)项目的BLA,并且美国费城设施顺利通过FDA药品上市批准前检查(PLI),客户产品已于2024年2月获批。2023年6月,公司签订一项商业化CAR-T产品的LVV生产订单,正在进行工艺验证,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开始生产。另外,公司正在为一项重磅商业化CAR-T产品的生产做BLA申报准备,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工艺验证,在2024年下半年申报FDA。

  (5)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实现收入人民币7.3亿元,由于业务主动迭代升级,同比下降25.1%。2023年,公司为客户研发的3款新药已获批上市,2款为口服抗病毒创新药,1款为治疗肿瘤的药物。公司持续获得已上市新药销售收入分成。目前公司另有2款药物处于上市申请阶段。2023年11月,公司首次助力客户与一家全球前10大制药企业客户达成1项肿瘤领域授权许可交易。2023年,公司为客户完成18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同时获得25个临床试验批件(CTA)。目前,公司已累计为客户完成190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获得169个项目的CTA,其中,3个项目已获批上市,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阶段,以及4个临床III期项目,32个临床II期项目,和73个临床I期项目,覆盖多个疾病领域。公司正在为客户开展17个新分子种类项目,覆盖多肽/多肽偶联药物、蛋白降解剂和寡核苷酸,已有多个项目完成临床前开发工作并递交IND申请,其中5个项目已进入临床阶段。

  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达到人民币383-405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将保持正增长(预计增长率为2.7-8.6%)。

  上述提及的2024年全年经营业绩展望以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情况为基础预测,并以全球医药行业发展平稳、国际贸易环境和主要运营所在地国家监管环境稳定等为前提基础,并不代表公司管理层对2024年度全年经营业绩的盈利预测,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内外部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大型制药企业外包比例提升、中小型制药公司需求不断增长,全球医药研发生产服务行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创新药物研发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行业特点。在研发回报率较低与专利悬崖的双重压力下,大型制药企业有望更多地通过外部研发服务机构推进研发项目,提高研发效率并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包括中小型医药及生命科学公司和个人创业者在内的小型制药公司,已经成为医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这些中小型制药公司没有时间或足够资本自行建设其研发项目所需的实验室和生产设施,却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满足研发项目所需的多项不同服务,因而会寻求研发和生产的外包服务,尤其是“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满足其由概念验证到产品上市的研发服务需求。根据2023年7月最新的Frost&Suivan报告预测,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2年的2,415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3,35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6.8%。

  全球新药研发生产服务能力的平台型公司,有望受益于全球新药研发投入和外包率的快速增长。根据Frost&Suivan报告预测,全球医药研发投入外包比例将由2022年的47.1%提升至2027年的57.0%。同时报告预测,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的市场(不包括大分子CDMO)规模将由2022年的1,330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2,52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3.6%。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医药健康产业最高、最宽和最深的能力和技术平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公司为全球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通过赋能全球制药、生命科学和医疗器械公司,公司致力于推动新药研发进程,为患者带来突破性的治疗方案。本着以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公司通过高性价比和高效的研发服务,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让更多的新药、好药早日问世,造福全球病患。

  当前,医药健康产业正步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知识与数据交融,科技与医疗融合,未来的新药研发模式将迎来崭新的定义和深远的变革,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健康创新生态圈正在形成。在数据与技术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医生和病人将参与研发创新的各个环节。未来,公司将始终坚持:(1)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板块的服务规模和服务能力;(2)通过内部创新与外部并购布局前沿科技领域,用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为客户赋能;(3)增强客户粘性、增加客户转化率并不断开拓新客户;(4)引进优秀人才,助力公司高速增长;(5)加强生态圈建设、完善赋能平台。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继续坚持能力与规模建设,立足前沿科技,不断完善一体化赋能平台,让任何人、任何公司都能通过药明康德的平台,实现他们自己的创新梦想。

  (1)平台建设

  一方面,公司将持续新能力和新产能的建设,并不断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公司继续推进泰兴、美国及新加坡等多项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以更好地满足全球合作伙伴的需求。

  另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发挥“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台优势,增强客户转化,随着客户研发项目的不断推进,从“跟随项目发展”到“跟随药物分子发展”,扩大服务。

  (2)客户战略

  公司致力于通过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以及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公司将继续通过多元化的渠道,不断拓展全球的新客户,尤其是长尾客户。公司通过不断降低医药研发行业的进入门槛、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加入新药研发行业,并为更多的客户赋能,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3)质量与合规

  公司始终恪守最高国际质量监管标准,重视合法合规经营。公司在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合规、销售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业务连续性计划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2024年,公司将持续不断完善SOP,并坚持执行,防范事故发生,促进各项业务良性发展。

  (4)创新发展

  公司将继续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赋能全球医药创新。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新药研发平台和丰富的尖端项目经验,密切跟随新药研发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公司将持续大力投入,进一步加强对于多肽药、寡核苷酸药、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ROTAC)、偶联药物、双抗、精准医疗等新分子类型的服务能力,抓住新的业务机遇,赋能全球医药创新。

  以此为基础,公司通过探索可以运用于新药研发流程当中的各类前沿科技,帮助客户提高研发效率,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新药研发的门槛。

  公司将坚定推进数字化转型,致力于充分利用数据,指引效率提升。公司将在合全药业数字化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其他各个业务部门的数字化建设,并对当前实现数据的业务价值模式进行进一步的迭代、优化。

  (5)人才梯队

  公司将继续引进、培养并保留业内最优秀的人才。具体举措包括:(1)加强奖励、激励和荣誉体系的改革力度,以结果为导向,建立公平、透明的绩效评估体系;(2)提供切实的晋升机会;(3)提供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培训;(4)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进一步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

  (6)企业文化

  公司将继续秉承“诚实敬业,共苦共享;做对的事,把事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坚决贯彻“客户第一、正直诚信、精益求精、高效执行、跨界合作、变革创新”的行为准则,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医药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

  公司的业务依赖于客户(包括跨国制药企业、生命科学公司、初创公司以及学者和非营利研究机构等)在药品、精准医疗、以及医疗器械的发现、分析测试、开发、生产等外包服务方面的支出和需求。过去,受益于全球医药市场不断增长、客户研发预算增加以及客户外包比例提升,客户对公司的服务需求持续上升。如果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放缓,或者外包比例下降,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医药行业的兼并整合及预算调整,也可能会影响客户的研发支出和外包需求,并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2)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

  医药研发服务行业是一个受监管程度较高的行业,其监管部门包括公司业务开展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等,该等监管部门一般通过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实施监管,监管范围可涵盖技术指标和跨境外包服务及生产的标准和要求等多个方面。境外发达国家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的产业政策、行业法规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在中国,国家药监局等主管机构亦不断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逐步制订并不断完善各项相关法规。若公司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经营战略来应对相关国家或地区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的产业政策和行业法规的变化,将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3)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目前,全球制药研发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在特定的服务领域面临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各类专业CRO/CDMO机构或大型药企自身的研发部门,其中多数为国际化大型药企或研发机构,这些企业或机构相比公司可能具备更强的财力、技术能力、客户覆盖度。

  除了上述成熟的竞争对手以外,公司还面临来自市场新入者的竞争,他们或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实力,或拥有更有效的商业渠道,或在细分领域拥有更强的研究实力。公司如不能继续强化自身综合研发技术优势及各项商业竞争优势,或将面临医药市场竞争加剧、自身竞争优势弱化导致的相关风险。

  (4)业务合规风险

  公司一贯重视合规经营,已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公司业务人员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业务活动。尽管公司已经制定了完善的内控体系及业务合规审批制度并制定了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日常业务的合法、合规运营,但由于公司控股子企业数量较多,若实践中母公司及高级管理层对各控股子企业或各部门的监管有效性不足,导致公司未能持续取得日常研发、检测分析、生产业务所必需的资质、或者未完成必要的审批及备案流程、或者未能及时应对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的或新增的监管要求,公司的经营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5)全球化经营及国际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新设或收购了多家企业以推进其全球业务的发展,多年来已积累了丰富的全球经营经验。报告期内,公司全球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大。公司在境外开展业务和设立机构需要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且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赖原材料供应商、客户以及技术服务提供商以保证日常业务经营的有序进行。如果发生以下情形,例如全球业务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或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因国际关系紧张、战争、贸易制裁等无法预知的因素或其他不可抗力而导致境外经营状况受到影响,将可能给公司全球业务的正常开展和持续发展带来潜在不利影响。

  在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和政府事务委员会于2024年3月6日投票通过向参议院报告的2024年禁止外国获取美国基因信息法案的修订草案S.3558(与被提交给美国众议院的《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版本以下合称为“草案”),药明康德的名字被列入“予以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的定义中,这将本公司预定义为予以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草案尚未生效颁布,其后仍将继续经历美国参议院及众议院相关的立法程序。因此,草案的内容,包括涉及药明康德的部分,仍有待进一步审议并可能变更。更多详情,请公司在2024年1月27日、1月30日、2月5日、2月19日和3月7日发布的相关公告。

  本公司强烈反对任何未经正当程序的预先和不公平的定义。本公司既没有人类基因组学业务,现有各类业务也不会收集人类基因组数据。此外,本公司与任何政府或军事组织均无任何关系。本公司坚信,药明康德在过去没有、现在和未来都不会对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构成国家安全风险,因此不应在草案中被预定义为“予以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本公司将继续与咨询顾问协力,与草案立法过程相关方开展沟通。

  本公司始终遵守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所有运营地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通过坚持本公司核心价值观“做对的事,把事做好”,药明康德一直是全球制药和生命科学行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持续为数千家美国及全球客户提供药物研发和生产服务,助力推动创新药物早日上市,造福全球病患。本公司将继续服务客户并帮助全球患者。鉴于在可预见的未来,本公司可能会继续面临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发展,并及时采取应对行动。

  (6)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能否维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并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关系到公司能否继续保持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以及研发、生产服务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如果公司薪酬水平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丧失竞争优势、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不能落实、或人力资源管控及内部晋升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将导致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从而对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7)业务拓展失败的风险

  公司预计客户对医药研发、商业化生产及临床开发的外包需求将不断增长。为了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并把握发展机遇,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和资源,在全球范围持续推进能力和规模的建设。公司新建业务如果因建设和监管等问题遭受不可预见的延误,或者公司未能实现预期增长,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经营业绩及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8)汇率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以美元结算为主,若人民币未来大幅升值,可能导致部分以外币计价的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价格上涨,客户订单量或将因此相应减少,同时本公司所持美元资产兑换成人民币资金产生汇兑损失,进而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9)市场波动可能给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带来重大影响的风险

  公司所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例如已上市公司股权及非上市投资标的权益及生物资产等,在每个报告期末根据其公允价值确定,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及其他非上市标的权益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其价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公司密切关注所投资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以便就该等投资及时作出投资决策。由于公司定期根据市场公允价值确认相关投资的价值,公司预期公司所持有公允价值计量的该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特别是所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价值,可能将会受市场的剧烈波动而大幅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公司的净利润产生大幅波动,进而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10)突发事件和不可抗力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的风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地震、台风等不可抗力,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公司已经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在紧急事件或破坏性事件发生的前、中、后期,及时、有组织地促进关键业务、职能和技术的恢复,使公司业务能够可行和稳定的继续发展。但若公司的业务连续性计划无法应对相关突发事件和不可抗力的影响,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经营业绩及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