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4%,专家: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年底前稳增长政策需要加大执行力度

金融界11月30日消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4%、50.2%和50.4%,比上月下降0.1、0.4和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11月份,受部分制造业行业进入传统淡季,以及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略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放缓。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11月制造业PMI与非制造业PMI指数回落,带动综合PMI指数下降,反映11月经济活动整体扩张步伐略有放慢,从新订单和出厂销售指数继续收缩看,反映目前国内制造业与服务业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制约,需求修复进程存在一定波动,国内有效需求恢复仍需要政策支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进入四季度以来,在宏观经济整体上保持扩张过程中,复苏动能再度出现弱化迹象,与四季度财政政策集中发力的背景不相吻合。"这表明在当前居民消费信心偏弱、房地产行业持续处于调整阶段的背景下,经济修复基础还不牢固。"王青判断,年底前稳增长政策需要加大执行力度,其中是重大项目投资要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稳楼市措施也会进一步加码。

需求不足是数据回落主因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整体上看,受季节性因素等影响,10月制造业PMI指数降至收缩区间;市场普遍预期,11月该指标将有所反弹,但具体读数进一步降至49.4%,较上月下行0.1个百分点,其中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

周茂华认为,11月制造业PMI指数放缓,主要是国内制造业进入传统淡季,从新订单、库存分项看,反映市场市场复苏偏弱一些,企业扩张决策偏谨慎。但整体看,近两个月指数波动轻微,高技术制造业保持价高景气度,整体运行在50附近,并国内制造业指数与全球主要经济体表现较为一致。

具体来看,11月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两个月运行在收缩区间,并未出现市场广泛预期中的回升,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不足。数据显示,11月新订单指数为49.4%,较上月下滑0.1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称,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达到60.55%,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运行在60%以下后再次回到60%以上。在市场需求连续两个月环比收缩带动下,11月生产指数也下行0.2个百分点,至50.7%,但仍连续六个月处于荣枯平衡线之上。这也意味着当前宏观经济“供给需弱”特征明显,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近期物价水平明显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青分析,当前制造业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商品消费偏弱,背后除了三年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外,今年以来经济复苏过程比较曲折,对居民收入增速有一定影响,而楼市持续调整则对居民消费信心形成一定冲击。当前消费需求偏弱,物价水平偏低,意味着年底前政策面促消费空间较大,这包括较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等。

其他市场比较关注的分项指数方面,11月制造业PMI中的两个价格指数“一升一降”,其中出厂价格指数在收缩区间反弹,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则回落至平衡线附近。这与近期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相印证,显示近期制造业企业价格压力明显缓解,有利于巩固制造业利润回升势头。

不过,11月小型企业PMI指数回落0.1个百分点至47.8%,继续处于明显偏低水平,其中,小型企业的新订单指数为46.7%,较上月大幅下降1.1个百分点。我们分析,小型企业更多接近市场终端,消费需求不足对其影响最大。由于小型企业是吸纳城镇就业的主力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稳增长政策将进一步向提振居民消费、定向支持小微企业倾斜。

暗淡数据中两个亮点

不过,王青也指出,11月制造业PMI指数的亮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8%,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显示在经济整体处于复苏过程中,而且宏观政策持续朝着稳增长方向用力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对未来预期较为稳定。二是新动能增长较快。其中,11月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4.2%,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2.3%,较上月上升3.8个百分点。以上显示,尽管近期经济复苏较为曲折,但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仍在持续。

周茂华也提到,11月出厂价格指数边际改善,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回落,有助于制造业整体盈利改善;11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边际改善,制造业企业预期处于扩张区域,反映制造业对后续市场需求保持乐观预期,并带动招工扩张,预示后续企业生产和投资动能将有所增强。

服务业PMI今年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

11月非制造业PMI指数较上个月回落,但继续处于扩张区域。周茂华认为,11月非制造业回落,主要受服务业指数回落拖累,其中,房地产、租赁等行业低迷表现对国内服务业活动构成明显拖累。但建筑业活动继续维持较高景气区间,反映近几个月国内加快专项债发行,有力推重点项目落地开工。

具体看,王青提到,11月服务业PMI指数为49.3%,低于上月0.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一个主要受是受假期效应消退等季节性波动影响。受前期基数较高影响,近期服务业PMI持续下行符合预期。由于服务业PMI属环比指标,近期持续下行不会改变服务业同比保持高增的态势,年底前服务业将继续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11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0%,较上月回升1.5个百分点,继续处于较高扩张区间,主要受当月房屋建筑业和建筑装饰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带动,背后是临近年末,保交楼活动升温。

从趋势看,周茂华认为,国内经济活动已恢复常态,此前出台一系列促消费、稳楼市等增量宏观政策效果有望持续释放,居民和企业信心逐步恢复,服务业活动有望回归稳健扩张区域。

影响制造业PMI有三大不确定因素

11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4%,专家: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年底前稳增长政策需要加大执行力度

周茂华指出,从趋势看,国内商品消费市场仍有较大修复空间,宏观政策资产力度不减,制造业行业盈利改善,同时,国内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维持良好扩张态势,制造业景气度有望趋势改善;但改善力度受国内需求复苏节奏、季节性及海外需求前景影响。预计未来几个月制造业PMI指数仍将维持50附近波动。

展望未来,王青指出,后期影响制造业PMI指数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有三个:首先是房地产支持政策持续发力前景下,楼市能否较快企稳回暖。这是当前宏观经济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点,也是决定制造业景气水平的关键所在。二是近期财政政策稳增长显著加力后,年底前基建投资能否较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三是居民消费、特别是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能否保持较快修复势头。

王青认为,居民消费存在一定内在修复动力,宏观政策也正在向稳增长方向继续用力,这包括加发1万亿国债、特殊再融资债券大规模发行,以及信贷有望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等。这将有效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带来的影响,推动制造业及宏观经济景气水平回升。年底前稳增长政策需要加大执行力度,其中是重大项目投资要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稳楼市措施也会进一步加码。

本文源自:金融界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